×

佛山行通济的来历是什么?

24小时热点咨询 24小时热点咨询 发表于2025-02-08 16:44:42

  佛山行通济的由来:

  地址:普澜二路金鱼街52号附近

  荣誉称号:村尾垂虹 (佛山旧八景)

  建于明代,1626年得名通济,寓意“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上桥有九级台阶,下桥时则有十三级,“九出十三归”,寓意“小本大利”,财运亨通。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行通济》一书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

  民国初年,通济桥附近河道淤塞,已极少往来。

  解放后,佛山马路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2001年,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习俗。新桥长32米,宽9.9米,以防滑条取代台阶,不仅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同时体现了过桥祈福的意念。

  2012年起,公益慈善元素融入了行通济传统年俗中,使之逐渐成为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区的一件文化盛事。

  拓展阅读:

  “行通济,冇闭翳!”相信各位佛山人都对这句俗语耳熟能详,行通济是佛山人民,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祈福民俗活动,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每年元宵节,佛山的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