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2025年招聘简章
单位简介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简称“生物所”)成立于2002年,隶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专门从事热带生物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重要热带作物和热带特色生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甘蔗产业技术、香蕉全产业链、热带作物遗传改良、南繁育种与生物安全、热带生物功能物质、热带农业微生物资源和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七个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生物所是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依托单位,拥有各类科研平台34个,其中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检验测试中心(三亚)、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和国际香蕉产业科技合作创新院等22个部省级科技平台,3个院士创新平台,5个在建国际合作平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牵头建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和广西扶绥基地。
生物所围绕打造热带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有干部职工242人,其中博士137人,高级职称人员145人。拥有部级创新团队1个、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4个、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团队8个。200多人次获海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直接联系掌握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73”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神农领军英才等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专家126人次。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8名。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14所高校(学院)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累计培养研究生1200多名。
建所以来,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部省级科技奖励65项,牵头建设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参与国家木薯、糖料和中药材3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木薯、香蕉、甘蔗、药用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资源、南繁育种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乃至世界热带农业和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及国际合作专项等一批国内国际重大项目600多项, 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0余项,授权专利350余件,发表科技论文3300多篇,其中SCI收录近1000篇,出版专著近60部。在热带作物基因资源挖掘、重要热带作物基因组分析、香蕉枯萎病致病机理、木薯抗逆与淀粉高效积累、沉香物质基础及结香机理、甘蔗蔗糖合成与转运、转基因种质创制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岗位需求
本单位计划从甘蔗产业技术、香(大)蕉、热带作物遗传改良、南繁育种与生物安全、热带生物功能物质、热带农业微生物资源及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等研究方向开展招聘,全年计划引进24人,其中博士22人,硕士2人,具体岗位信息请扫描二维码查看。
招聘条件
(一)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端正;
2. 热爱农业科研事业,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3. 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 年龄要求为:博士岗位年龄要求32周岁及以下(199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后出站人员可放宽到35周岁。硕士岗位年龄要求27周岁及以下(199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5. 具备招聘岗位所要求的相关条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
1. 曾受过刑事处罚、党纪政务处分,被开除党籍、公职的;
2. 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受到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的;
3.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4. 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报考的情形。
福利待遇
1. 录用人员纳入农业农村部事业单位编制, 工资待遇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规定执行。
2. 享受双休、带薪年假、探亲假、计划生育假等假期。
3. 从事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及相关研究者可优先推荐申报三亚崖州湾人才奖励。招聘程序及联系方式
(一)应聘流程
单位网站发布招聘公告(预计2025年3月30日前)-本人通过公告入口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入职体检-档案审查等考察-拟聘公示-正式录用(事业编制)。
单位网站地址:
https://www.catasitbb.cn/
(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咨询电话:0898-66960530
联系邮箱:zhaopinitbb@163.com
单位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政编码:5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