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宜昌半程马拉松是什么级别的赛事
2025宜昌半程马拉松,首次举办即认证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
这是对宜昌半马办赛质量的充分认可,也是对组委会工作水平的高度肯定。
中国马拉松的赛事分级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分为A类(A1类、A2类)、B类、C类三个等级。
A1类赛事指赛事的赛道、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等核心竞赛组织工作达到中国田协成绩认证标准(承认纪录及达标成绩)。
A2类赛事指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基本达到在中国田协管理认证标准。
B类赛事指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达到在该赛事的选手之间公平竞赛的基本标准。
C类赛事指社会力量办赛、300人以上规模的(100人以上规模的越野跑)、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田径协会或马拉松归口管理部门监管的赛事。
A1类赛事要求
赛道丈量、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达到世界田联成绩认证条件:
1. 赛事路线具有世界田联及世界马拉松及长跑协会(以下简称AIMS)“B”级以上资质丈量员出具的丈量报告,以及AIMS出具的丈量证书;
2. 起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能超过总距离的50%,且起终点之间的海拔下降与赛道总距离的比率不超过千分之一;
3. 赛时须有丈量员或其他经丈量员指派的有资质的技术官员(咨询相关机构后)乘坐前导车观察,以证实运动员所跑的路线为丈量路线;
4.比赛时须使用中国田协审定通过的感应计时系统,必须有净计时成绩;距离超过10公里的赛事,计时点应每5公里1个;在赛道最远端的折返点应有感应计时点;
5. 分段计时点、折返点和起、终点等处设置比赛录像,记录比赛的全过程;
6.赛事总管为国家级以上裁判,且有至少2年执裁马拉松赛事经验,其他各主要岗位(检录、起终点、检查、计时、饮水饮料、赛后、竞赛秘书、仲裁)必须为国家级以上裁判,以上岗位必须由省级田径协会或裁判管理部门选派;
7. 赛事须进行兴奋剂检查,最少为6例含EPO检测(男3,女3)的样本;单性别比赛则最少为3例;
8.严格遵守中国田径协会颁布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中国马拉松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