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雁教师要干啥?

24小时热点咨询 24小时热点咨询 发表于2025-05-16 14:27:53

  “头雁教师”要干啥?三大职责逐条说清楚

  教育部设立“头雁教师”岗位,不是荣誉性称号,更不是“挂名”式奖励。头雁教师要在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一线切实承担责任、带动团队、推动改革。本文梳理“头雁教师”的三大核心职责内容,让有意向申报的老师提前了解“要做什么”。

  一、搭建平台,成立“头雁工作室”

  头雁教师任职后,需组建个人“工作室”并开展系统化工作,重点内容包括:

  1. 制定工作室建设方案,设定三年内建设目标和年度任务;

  2. 组织“教—学—研”一体化活动,如教学研讨、公开课展示、主题讲座等;

  3. 定期开展“师徒结对”、“送教送培”等形式培训,为青年教师提供支持;

  4. 工作室人员结构明确,不超过15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不少于20%;

  5. 优先吸纳本县“优师计划”入选者、“乡村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对象等。

  简言之,头雁教师不仅是教学标兵,更是带队“教研领头人”。

  二、引领改革,推动县域教育创新

  头雁教师需结合本县教育现状,积极开展教改创新,主要职责包括:

  1. 参与“双新”改革落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

  2. 牵头制定学科教学标准或校本教材的开发方案;

  3. 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上提供专业意见,助力学校科学设岗、合理排课;

  4. 输出教学成果:形成本地可推广的优秀案例、教研课题、教学成果报告;

  5. 积极参与县市级、省级教育研究项目,代表本地参加教学大赛、说课评课等活动。

  一句话,“头雁”要飞得高,还要带动“雁阵”集体跃升。

  三、用好技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面向未来教育发展,教育部特别提出头雁教师要带头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推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1. 学会并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平台、人工智能工具等;

  2. 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3. 主动参与本校及县域内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平台资源建设;

  4. 形成一批适合中小县域的优质数字课程资源,推动县中数字教学转型;

  5. 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教师信息化竞赛、教学资源应用培训等。

  “头雁”不仅要“教学能手”,还要是“技术能手”,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

  聘期管理制度:三年为期,优胜劣汰

  • 每位头雁教师聘期为三年,连续聘任不得超过两届;

  • 每年需提交工作室建设报告、教研成果、带教成效等材料;

  • 若中途离岗或考核不合格,将取消其“头雁”资格;

  • 期满表现优异者,在下轮岗位推荐中优先考虑继续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