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引进人才
1.申报对象
台州市范围内企事业单位(含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一般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用人单位注册地在台州行政区域内;
(2)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或运行状况良好;
(3)有明确的智力、技术、项目合作需求和具体的合作事项,签订协议的时间为2024年7月25日-2025年7月24日;
(4)能够为柔性引进的人才提供良好的经费、平台、团队保障等。
2.柔性引才面向的范围对象
(1)产业经济领域相当于《台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高端以上的市外人才、社会事业领域相当于特优以上的市外人才。其他相当于以上类别的高层次人才需经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并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列入相应类别。
(2)企业通过“揭榜挂帅”活动公开聘请的揭榜者(或团队领衔人)。
申报单位在与人才合作期内,不得再次申报与此人才的新合作项目;与申报单位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不得申报与同一人才类似合作项目;申报单位与不同人才签订类似合作项目的只能申报一个人才合作项目;五年内同一人才在台州市内按照最先的原则最多申报一个项目。
3.柔性引才方式
(1)互聘共享。鼓励市内用人单位与市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人才互聘共享,从高校、科研院所遴选一批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从企业遴选一批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
(2)顾问指导。通过聘请市外专家人才到市内用人单位担任名誉顾问、专家智库成员等方式,吸引专家人才为台州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技术指导、专业服务、业务拓展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智力支持。
(3)兼职服务。通过聘请市外高层次人才来台州兼职,开展课题攻关、课程讲授、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工艺改造、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智力支持。
(4)“候鸟式”聘任。利用专家学者休假或寒暑假以及周末等休息时间,聘请专家学者相对固定地来台州开展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技术指导、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智力服务。
(5)科研和技术合作。用人单位与市外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其他工作平台,柔性使用人才联合进行项目攻关、技术合作。
(6)成果转化。各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且其成果在国内领先的高层次人才,以技术投资、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的方式,到台州转化科技成果。
(7)人才租赁。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租借市外高层次人才来台州从事专业技术或项目工作。
(8)校地平台引才。我市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引进市外团队(个人)进行科研合作或者学科发展共建。
(9)退休返聘。通过返聘已经退休的市外人才来市内提供科学研究、课题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工艺改造、项目开发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智力支持。
(10)其他方式。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其他柔性引才方式。
4.申报和认定程序
(1)申报推荐。拟申报人才的奖项、称号等需事先经相关审核部门(单位)审核、确认申报条件。通过“揭榜挂帅”活动公开聘请的揭榜者(或团队领衔人)需事先经市科技局审核、确认申报条件。用人单位填写《台州市柔性引进人才项目申报书》(含柔性引才基本情况、实际成效和发展计划等情况报告)并提交以下材料报当地主管部门资格审查。
①《资格认定审核表》;②人才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人才称号或相关其他依据、以及能够佐证其业务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③我市相关单位与人才签订的服务协议,以及相关单位法人营业执照;④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项目合作协议内容应包含:①合作项目及范围;②合作方式、期限;③合作金额及支付方式;④双方需约定的其他事项。
用人协议内容应包含:①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工作时限、工作目标和相关要求;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劳务报酬、福利待遇;③双方需约定的其他事项。
上述所有材料均需提供电子材料及纸质材料。纸质材料一式1份,编写页码和目录,胶装成册。电子材料整理成WORD或PDF格式,以“类别-所属地区-用人单位名称-人才姓名”命名。
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8月15日。
(2)审查评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资格审查,其中院士相关由科协负责,“揭榜挂帅”活动公开聘请的揭榜者(或团队领衔人)报科技局,产业经济、教育、科技、卫生、宣传文化、农业类等由人才所在单位按照主管业务职责分别由同级人力社保局、教育局、科技局、卫健局、宣传部、农业农村局等负责。对资格审查合格的人才或项目,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复审后,统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建议资助名单。
为鼓励和支持创新,对参加过评审但落选的项目,在项目合作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或成果的,给予再次参评资格,但在项目申报书中必须就实质性进展或成果作出具体说明并提供相关佐证资料。
初审时间:2025年8月15日-19日。
复审时间:2025年8月20日-30日。
(3)发文认定。建议资助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报台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发文。
5.资助标准
对新柔性引进的产业经济领域相当于顶尖、领军、高端以上人才、社会事业领域相当于特优以上人才,经认定后按项目合同金额内实际技术交易完成额的50%,给予用人单位每个项目最高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补助;也可选择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给付劳动报酬的50%,5年内给予用人单位每人每年最高50万元、30万元、15万元、10万元补助。
2025台州市高层次人才计划招引公告